延安革命老区简介

2021/12/02  浏览量: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东与山西省隔黄河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庆阳市接壤,南与本省铜川、渭南毗连,北与榆林市为邻。国土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辖1市2区10县,总人口228万。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延安老区的发展,给延安许多特殊的关爱和支持。

  1949年10月26日,新中国刚刚成立,毛泽东主席给延安人民复电,要求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1952年,中央代表团慰问延安,带来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1973年,敬爱的周恩来回延安,当得知延安人民至今吃不饱饭,有的还在吃糠,总理随即号召全国人民支援延安,支援延安发展五小工业,并在北京中南海专门召开会议,听取延安工作汇报,提出让延安粮食三年翻一番 ,解决老区人民吃饭问题。此后,陕北建委成立,国家每年支持5000万元老区建设资金。国家对延安采取特殊扶持,允许延安地方开采石油,延长石油成为我国具有开发资质的第四大油田。从1999年起,国家支持延安退耕还林,中央兑付给退耕农户的资金高达140多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陕甘宁边区振兴规划》《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老区利好政策,给延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延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老区面貌焕然一新,延安赶上了时代新步伐。延安的巨变体现在方方面面:

  ——经济实力稳步攀升。2020年,全市GDP达到1600亿元,财政收入428.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3.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577元和12845元。人均GDP2015年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脱贫攻坚率先整体脱贫。2019年延安市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延安市委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生态环境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典范。全市退耕还林达到107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3.5%提高到2020年53.07%;全市的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20年的81.3%,退耕还林前入黄泥沙由每年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88%。延安是全国生态建设的典范,是全国退耕还林的旗帜。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延安境内形成了三纵两橫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硬化路;延安高速公路达近千公里,铁路运营线路达1000公里,延安机场可通达23个省区市的28个城市,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延安城区吃上了黄河水,城乡居民吃上了安全卫生水,用电得到保障,5G网络开始覆盖城乡。

  ——工业发展多业并举。延安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1905年,清政府在延长设立了石油官厂,1907年在延长县打成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延长石油点亮了枣园的灯光。2020年延安的原油产量达到了1500万吨。生产原煤5300多万吨,生产天然气64亿方。延安的工业呈现出多业并举的可喜景象。新能源、新经济在快速成长。

  ——农业产业发展驰名中外。以苹果为代表的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产量370万吨,产值超过200亿元,是全国地级市面积产量最大的。全国每9个苹果中就有一个产自延安。农民收入的60%来自苹果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兴起。多年来,延安以“两黄两圣”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创建5A级景区两个,4A级景区6个,2019年来延游客高达7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400亿元。在大力发展红色研学游、民族圣地游、黄土风情游的同时,又兴起乡村游、生态游、知青文化游等。文化旅游成为延安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按照“革命圣地、历史名城”定位,统筹推进新区建设、老城改造、山体居民搬迁等重大工程,延安新区现代气息更加浓郁,旧城改造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荣获“2019年中国品牌城市”奖。县城和重点镇建设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城镇化率达到64.5%。延安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