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延安,一堂穿越时空的党性修养课

2013/11/11  浏览量:     

  在枣园学习延安时期的党群关系

  延安,因为那场红色的革命,而注定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无论是党史,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关于延安的一切车载斗量。但是要真正理解她的灵魂,必须用一颗共产党人的心去细细触摸她的一切。

  2013年10月16日,清晨7点20分,微雨。

  陕西省委党校门口的一辆大巴车边,那些已然不是少年的学员们有序而井然地放着行李。车内,保温杯的热气和亲切的寒暄让人颇觉暖意。

  这是陕西省委党校2013年秋季中青一班前往延安现场教学的旅程,像所有现场教学一样,忠诚于党、培养党员修养是教学的目的。然而它又不同于平常,21名在工作岗位身担重任的学员,因为那更深的感情,因为那朴素却充满了信仰的情怀,让这次的教学成为一次在真诚和实践中完成的党性洗礼。

  回延安——共产党人的“朝圣”

  黄色的土地,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绿色的植被,粉红的姑娘,黝黑的小伙。那五彩的颜色,朴素的情怀和浪漫的理想,都在去往延安的路上以最强烈鲜明的方式一一陈列。

  延安很近,314公里的车程,对于现代交通来说只是几个小时的时间。延安很长,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十三年的时间,践行了共产党人的理想,成就了一种伟大精神,改写了中国的乾坤。

  “回延安”,对于一名共产党员,延安永远是“回”而不是“去”,因为那里是信仰的故乡,是精神的家园。

  也许正是对延安情怀的准确把握吧,中青一班的班主任范勇老师,在大巴车上安排了“忆成长、谈感悟、展才艺”的流动课堂。课堂让微雨的路程没有了寒意,让不大的车厢充满欢笑,也漫延着思绪,学员们的“回延安”充满了共产党员的自省和情怀。

  “我的母亲像女皇,小时候母亲苛刻的教育曾让我生畏。长大后,我发现那是最好的礼物。她为我打造了人格的底座,这样自律和道德情操的修炼,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让我的生活充满光彩。”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龙治刚的表述,让人感受到一颗感恩和自律的心。

  “母亲说力气是用不完的,要多给人帮忙。”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张晓峰用真诚打动每一个人,乐意奉献的美德让心灵拥有了光环。

  “痛苦、艰难、奋进”,陕西日报社副总编辑姜冯俊的故事充满了人生的张力。17岁,他母亲病故。他在县蔬菜公司干了近3年临时工,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于1979年考上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陕西日报社他当过记者,做过编辑,担任过部主任,并从1993年起,连续上了20年的夜班。那一个个不眠的夜晚见证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敬业和对事业的真诚。

  一边是成为民航机长让人羡慕的年薪,一边是飞行学院朴素枯燥的生活,现在是省政协机关副巡视员的聂春生选择了后者。34年的飞行生涯,他为祖国培养了无数飞行精英,但是却难以飞到家人的身边。也许作为共产党员就必须选择付出。

  ……

  “回延安”是一次精神的旅程,一路的人生故事是每个人的财富。

  山,越走越多,心,却越走越欢乐。

  “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在延安的奋斗历程,给予马·普顿尔对信仰的理解最具革命情怀的注解。

  回到延安,就是要在多重纬度里感受党性的种种可能——那是怎样的岁月?那是怎样的精神?为什么会有那么坚定的信念?我们的共产党在他的创建初期到底砥砺出一个什么样的境界,指引出一种什么样的道路?

  关于革命理想,关于党性修养的关注如秋天延安山峁上的满山红叶,五彩斑斓飞舞在天边,充溢着最美好的想象。

  忆历史——延安精神的当代启示

  中青一班在延安的学习实践是从入党誓词开始的。宝塔山上,党旗之下,21个举起的拳头在阳光中有一种真诚的力量。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誓词将是他们一生的铭心刻骨。

  在延安的每一个地方的停留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座记录延安革命历史的博物馆。那里有火热的“大生产运动”,那里有毛泽东写下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和《战争与战略问题》的光辉理论,那里有整整一代革命者所有的梦想和实践。每个人都认真的倾听讲解,既是听一段历史,更是感悟一种力量。

  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今天这里依旧朴素,黄色的土地还有当年的坑坑洼洼,主席门前的大树却已经枝繁叶茂。中青一班的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沉思那段历史。在当年的中央政研室的办公室,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张晓峰执意要在这里留一张照片,他说“看见这个牌子,我感受得到我工作的重要。”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延安四八烈士陵园里,九个大字在洁白的汉白玉纪念碑上直击心魄。作为班长的省审计厅副厅长张海成代表中青一班学员们向烈士们敬献了洁白的花圈。学员们走过一个个墓碑,用凝视完成共产党人之间的敬意。

  在延安,需要以一种情感的深度行走。中国的共产党人在那个卓绝的岁月所创造的伟大精神需要用心灵触摸。

  在延安,需要以一种启示性的思维感悟。共产党的信仰在这里拥有了类似天火的力量,她创造的历史将未来点亮。

  讲党性——在自我审读中锤炼修养

  党性的锻炼需要现实的载体,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安排的课程则用一种内在的强大逻辑和理性启迪着每个学员。课堂就安排在革命旧址现场,每个人都会拿着自己的板凳坐在这曾经的峥嵘土地。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感受让课堂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安排在当年刘少奇写这篇文章的窑洞前。这是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教育影响了整整几代党员。

  “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脱离当前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必须结合这种斗争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当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老师抽丝剥茧层层论述这篇中共党史上重要的文章时,每个人的心都觉得豁然敞亮。

  窑洞的小石桌前,省维稳办副主任师建平在自己的本子上认真地记录着,同时也写下自己的感悟:“修养”不是养生,更不是违心的“修道”。

  “四·八”烈士们的故事总会让所有人觉得荡气回肠。“虽然不是第一次听他们的故事,但我仍然感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党校的老师,我从来不怀疑信仰的力量。我愿意将烈士们的故事讲述给每个人,我相信这种崇高的精神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有震撼的力量。”省委党校副校长宦洁表达着他强烈的情感。

  枣园的草地上,一堂关于党群关系的讲座让所有学员更深的理解现在我们实践群众路线的及时和必要。“毛主席拿自己的稿费帮老乡结婚,而群众集体跪求免除犯错误干部的惩罚……”老师在讲故事也在讲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有关延安时期的党群关系用鱼水情深来形容,显得那么贴切。在辉煌的十三年里,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以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建立并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牢靠基础。

  “我曾经读到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施特朗也曾颇有感慨地说,在延安‘最常听到的词汇是人民……似乎是表达了一种最根本的爱和最终的信念’。事实上我们做任何工作只有从人民出发才能把工作做好。例如像我们搞妇女工作,虽然很琐碎,但是当我们实实在在走进妇女的生活,了解她们的需要,为她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条件,点点滴滴中就成就了一种事业。”陕西省妇联副主席单红对党群关系的理解已经渗透进她的工作。

  在延安,关于党性的理解,不唯上,不唯书,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

  在延安,关于党性的修养,不是花哨的表达,不是高唱的态度,而是在自我审读中的锤炼。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具有哲学思辨的力量。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在张思德纪念碑前,所有的学员齐声朗读了毛泽东的名篇《为人民服务》。

  再实践——在工作中体现延安精神

  如果说回延安是心灵的洗礼,那么离开延安则是精神的实践!

  务实严谨是中建三局工地的特征,“扎扎实实工作,让每一个工程都充满责任,让每一个建筑都成为精品。就是我们用工作践行延安精神”。中建三局西北局局长、党委书记魏德胜用自己的工作证明着他对延安的理解。

  “自主经营、自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超越”,陕西黄陵矿业集团的企业文化让所有人称道。在煤矿工人的休息室中,大家一边同矿工一起喝着矿嫂递上的豆浆一边感受着一个企业通过先进管理所能带来的一种令人欣喜的面貌。“我们说群众路线,不应该是停留在走走看看,而是要为员工们认真去想,尽心去谋划,让他们觉得企业就是他们的家。这其实也需要大智慧。”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孙喜民对群众路线有着最务实的理解和实践。

  从延安回西安的考察实践中,每个学员惊喜地发现,那么多地方,那么多人已经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工作的每一天。

  延安永远有一种革命的梦幻色彩,一种植根人民的伟大力量。她的存在远远超出一个地域所能涵盖的意义,中国革命在这里迸溅出的火花,落入城市、乡村、工厂,也落入每个人的心间,照亮了历史的夜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延安具有那么纯粹的力量,她穿越时空而成为共产党人的永恒。陕西省委党校中青一班重温延安,则是让这种永恒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人,这是一节在真诚和实践中完成的党性课堂。

  时间沧桑,仍是赤子之心。愿意相信这种精神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为他们每个人未来的事业指引着方向,催生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