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红色运动会火把8月17日在延安传递

2010/08/17  浏览量:     

 

8月17日,“天马岛杯”首届红色运动会火把传递组委会经过长途跋涉,护送红运会火把到达火把传递第五站——延安市。

8月17日上午九时,由延安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丁凡担任主持,在延安市革命纪念馆广场开始了“天马岛杯”首届红色运动会火把传递活动。在具有延安特色的红色陕北民歌声中,延安大学的学生贺佳从火种灯中引出圣火点燃火把,并将火把传递给了延安市体育局副局长高强,经过简单展示后,火把传递到延安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常保荣的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依次传递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副书记孙麦才和红色运动会火把传递组委会官员牛志培手中,最后牛志培将火把传递给第一棒火炬手延安大学户外运动教练——马滔。马滔手持火把徐徐跑向延安革命纪念馆入口,在入口处将火把传递给第二棒延安大学优秀学生——刘秋梅,刘秋梅顺着广场跑向毛主席铜像,在铜像下把火把传递给第三棒北京体育大学优秀学生——郑飞,郑飞沿着广场跑到最后一棒延安大学优秀学生——卢志英面前,卢志英手举火把在群众的欢呼中跑到终点,延安大学学生刘建朝点燃火种灯,首届红色运动会火把传递延安站传递活动圆满结束。

首届红运会火把结束在延安市的传递后,将于8月20日到达下一站河北省平山县进行传递活动。

红色运动会的火把传递,将把红色文化的精髓传递到各个革命老区和红色城市,促进这些地区的文化交流,在传递的过程中普及红色理念,推广群众体育运动。

红色运动会是新型的有着鲜明特色的运动会。二十多年的革命战争积淀了浓厚的红色文化。红色运动会就是将中国的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融为一体。红运会充分利用体育赛事的形式和规则,生动地展示战争年代革命老区军民鱼水之情的感人事迹。红运会既是正规体育比赛,又是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也是规范的群众健身活动。红运会既适合于在中小学举办,也可以在社区、公司、企业中开展,它将红色文化融入运动场地,把体育、健身、教育融为一体。

“天马岛杯”中国首届红色运动会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北京体育大学、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体育大学户外运动中心、山东省临沂市体育局和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政府承办,比赛将于8月27日-28日在山东省莒南县天马岛举行。

背景资料:

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宝塔巍巍,延河绵绵。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延安,作为红军长征结束后的立脚点和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中心指挥部,培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体育是当代群众体育雏形。1937年成立了“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40年又成立了“延安体育会”,其主要任务是积极组织和推动边区各机关、部队、学校及工厂的群众体育运动。 1942年,延安召开了“九一”运动会,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运动会。1942年,边区推广“十分钟运动”,每天早晨和傍晚都看到人们成群结队参加跑步、做操、打球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