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0 浏览量: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卖子维持家庭生计,偿还债务屡见不鲜。而卖子筹措省委机关的办公费用是鲜为人知的。他们就是大后方代表团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高文华夫妇。
高文华,原名廖剑凡。1905年出生于湖南益阳,1922年8月,报名了由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1925年入党,曾任中共鄂南特委书记。1935年5月至1936年5月高文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兼河北省委书记。当时的北方局和河北省委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辖河北省委、陕北特委、内蒙特委,以及河南、山东、山西等地零星党组织。由于所辖地域广,活动经费需要很多。以往经费主要由中共中央供给,但因1935年7月上海中央局被敌人破坏后,北方局与中共中央的联系中断,活动经费就没有了来源。那年,华北又遇大旱,赤地千里,资金筹集相当困难。为了度过难关,高文华一方面派同志到陕北,设法与中共中央联系;另一方面派同志领导农民斗地主,挖地财;此外还由李葆华、王林(河北省委秘书长)在北平、天津发起募捐。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北方局工作因经费短缺而难以为继。高文华想尽办法筹集经费,但收效甚微。“没有经费,同志们不能出差,无法开展工作;北方局机关和同志们租住房屋的房东时时在催要房租;高文华的女儿饿得难受,不得不到田野里捉蝗虫,拿回来烧着吃;高文华患有严重的肺病,经常吐血”,由于没有药物,只好喝盐水治病。当时担任北方局与河北省委秘书并兼职财经工作的贾琏看到高文华营养不良,病情恶化,非常着急,就想把挂在墙外装饰门面的一块腊肉取下来吃,但高文华坚决不同意。因为那块腊肉不光用来装门面、摆阔气,同时也是地下党同志前来联系工作时报平安的标志。贾琏多次把这块腊肉取下又挂起,始终没有吃掉。贾琏眼看着这种情景,心里十分难过。
当时,作为省委书记的高文华心里明白,这种非常时期,正是考验一个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的关键时刻,也是发挥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时刻,他必须率先垂范,首先把党的事业、民族危亡放在第一位。
这一天,高文华眼睛盯着妻子贾琏怀中的4个月大的儿子,满面愁容。贾琏是河北省委的内当家,知道丈夫是为了机关经费不足在发愁。她的心头也阵阵发痛,为了安慰丈夫,她强忍着眼泪,哽咽的说:“实在没办法,卖掉一个孩子来度过这个难关吧?”当时,他们有4个孩子,其中3个女孩,1个男孩。早就做了思想准备的高文华接过贾琏的话说:“是啊!现在白色恐怖很严重,党组织连遭破坏。这是检验共产党员的重要时刻,已无路可走,就卖掉一个孩子,还可以解决一下机关经费困难。”但是,卖掉哪个小孩呢?。高文华知道,按照中国的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孩是一个家庭的传承人。但是男孩要比女孩卖的价格高。为了给省委机关多筹集一点经费,高文华略有愧疚的与妻子商量:“王林的哥哥有一同事的姐姐,想要收养一个男孩,我们把儿子交给她吧?”贾琏见丈夫提出将唯一的儿子献给党的事业,虽然她没说反对,已心如刀绞。如果说,是为了她家的生存,就是带儿沿街乞讨,她也不会将儿子给人,而他们面对的是党的事业啊,党的事业大于一切,高于一切,甚至生命。但看到丈夫东奔西走,日夜奔波,没有经费,许多工作无法开展的艰难困境,工作受到影响,丈夫愁眉不展,她又非常的心疼和不安。她默默的走到丈夫身边,甚至都不敢说出“把儿子卖了”的字眼,只轻轻的说:“就按你的意见办吧!”。话还没有说完,她已泪如泉涌。高文华紧紧的抱住妻子,无声的眼泪挂满双颊。
第二天早上,高文华早早的离开了家,他实在无法面对父子分离哪尴尬、痛心的一幕。王林的哥哥及那同事的姐姐,带来50元大洋,抱走了高文华的儿子。贾琏给儿子穿上新装,喂了最后一次奶。离别时,贾琏紧紧的抱着儿子,眼泪滴滴嗒嗒洒落在孩子的脸上、衣服上。孩子仿佛也有预感,拼命地哭泣着、挣扎着。贾琏心如刀绞,心痛难忍,用颤抖的嘴唇一遍又一遍亲吻着孩子的脸,直到孩子哭累了睡了过去。
高文华把卖儿子筹措的50元大洋,给了王林10元,李大章(河北省委成员)10元,解决他们巡视外地党组织的费用;其余30元成了维持北方局整整3个月的机关办公费。高文华的行动,带动河北省委的所有干部,都纷纷想办法,勒紧裤带、节衣缩食闹革命。这点经费不仅维持了机关几个月办公开支,还用其经费指导了北京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组织了“民族解放先锋队”,迎来了全国反日学运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高文华想方设法打听孩子的下落,也曾请河北省公安厅帮助寻找,他只是想给孩子一点补偿,后来得知,廖东光被收养后,长到八九岁时,与养母因流行疾病先后病逝。这让这位父亲对孩子的思念愧疚了终生。
用卖亲生儿子换取机关经费,在我们当今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当时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眼中,理想和信仰是高于一切,当组织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时,可以用自己孩子甚至生命来换取时,他们能做到义无反顾。这种选择是撕心裂肺的痛苦,他们却总是选择前者。正如高文华所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困难是暂时的,逆境是可以扭转的,有了信仰,哪怕是个人生命、血肉之躯都可以奉献出来”。这就是他们对革命事业的诠释。中国革命在外强侵略,内忧外患中崛起,并夺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是有无数向高文华这样的共产党领导人,他们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让我们的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他们的崇高品德,会流芳千古,而在党中央反腐倡廉的风暴中,揭发出许多党的干部,损公肥私,不惜牺牲国家重大利益,中饱私囊,贪污腐化。失去了组织的期望,人民的信任,事情一旦败露,遗臭万年。这种得与失,给所有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