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到吴起

2015/12/30  浏览量:   作者:延安老区建设  

“锣鼓响,嗨!秧歌起;黄河唱,嗨!长城喜……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每当唱起肖华将军1964 年创作的《长征组歌·到吴起镇》,人们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八十年前,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征程跋涉,落脚到土地革命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情景。

八十年前,党中央顺应时局的发展变化,高举“北上抗日”的大旗,不仅使中国革命实现了从弱到强,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而且使一个仅有11户人家的小镇——吴起,由于成为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地,而从此名扬四方。    

让我们再次回顾历史,走近八十年    前那个决定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重要节点。    

“我们到家啦”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进驻吴起镇,看到了苏维埃政府的牌子,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顿时欢呼跳跃。

红军战士邓飞曾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情:“大部队整个都沸腾了,苏维埃,多么亲切而又熟悉的名字啊,看到它就如同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说心里话,长征    途中,我们无论是渡湘江、翻雪山、还是    过草地,尤其是打完了一仗,眼巴巴地瞅着满地的伤病员无处安置时,我们就格外想念苏维埃,想念苏区人民。如今,看到苏维埃的牌子,我们怎能不欢呼,怎能    不跳跃?”战士们高兴地说:“我们到家啦!”    

也就在这前一天,铁边城东边张湾子村里,来了一队又一队人马。队伍里的人,大都是南方口音,当地群众曾将“红军”误听成了“冯军”。当误会解除,得知是自己的队伍时,纯朴厚道的陕北老乡纷纷奔走相告,拿出年节才舍得吃的“好茶饭”招待中央红军。毛泽东来到了村民张廷杰家。张廷杰赶忙吩咐妻子侯孝俊拿出八月十五前珍藏的羊肉,做了一顿香喷喷的羊肉臊子剁荞面。主席一口气吃了三老碗,擦了擦额头的汗,非常感慨地说:“真香啊,一年喽,长征路上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啊!”    

切尾巴战斗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离甘入陕之际,国民党几路兵马在陕甘交界的河莲湾集结,敌先头部队10月18日晚到达铁边城以西的油寺一带宿营,距中央红军后卫部队仅有20余里。敌军自恃人多势众,装备精良,妄图歼灭疲惫不堪的红军。

10月19日,红军刚到吴起镇,敌骑兵就追到了苏区大门口。毛泽东连夜主持召开军团以上干部会议,研究部署消灭尾追之敌。会上,一些干部对打还是    不打,意见不一致。有一部分人不主张打,认为红军长途行军,大家都很疲劳,情况不熟悉,没有把握。毛泽东和许多同志认为要打,毛泽东分析指出:我们疲劳,敌人也疲劳,吴起镇是山区,不利于骑兵作战。我们已经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一仗不仅要打,而且一定要打好。他强调:打退追兵,决不能把敌人带进苏区,我们只能给陕甘苏区带来利而不能带来害。  

根据会议精神,彭德怀精心部署,红军主力埋伏在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之间的大峁梁以及乱石头川、燕窝梁等处,布下口袋战术准备全歼来犯之敌。21日凌晨4 时,毛泽东登上了平台山(今胜利山),在一 棵杜梨树下,召开了战前动员会,反复强调打好这一仗的重要性。会后,十分疲劳的主席准备休息,吩咐警卫员:“枪声响得激烈的时候不要叫我,到打冷枪的时候再叫醒我。”主席神机妙算,已胜券在握。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取得了切尾巴战斗的胜利。毙、伤、俘虏敌人千余人,缴获 战马数百匹,山炮、迫击炮、重机关枪数十门。至此,中央红军切断了长征途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结束了长征的最后一仗。毛主席风趣地说:“步兵追骑兵,这在作战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啊!”    

战斗结束后,毛泽东特致电,赠彭德怀六言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则将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这次战斗,共牺牲红军指战员200余人,被就地掩埋在胜利山、杨城子、柳树梁、燕山梁、宗圪堵、刘坪等地。伤病员受到苏区群众的精心护养。

拥军爱民传佳话    

中央红军来到根据地,吴起人民组织动员起来筹集粮食,缝制棉衣,慰劳部队,救护伤员,积极支援中央红军。

当年,边区苏维埃政府动员吴起镇周围六区所辖村庄,为中央红军送军粮。10 月21 日天未明,四沟八岔的群众,牵驴拉马,送粮送菜。两个月后,中央红军供给部付钱时统计,三个乡群众共送小米、荞面28000斤,猪50多头,羊270多只。

  吴起县新寨乡蛇圪瘩村雷梅英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红大姐”。当年这个村    仅两户人家,一支300多人的红军部队来到了村里。年仅16岁的雷梅英和邻家李二婶一天连着给红军战士煮了四、五大锅洋芋。第二天早饭后,红军部队继续前进,临走时,战士们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三个重伤病员,留在了雷梅英家里养伤。为了躲避国民党部队,雷梅英和爷爷背着伤病员转移。敌人走    后,又将伤员背回家精心养护,直到伤好归队。

中央红军来到吴起镇,只有11户人家的小镇条件十分艰苦。    

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从10月18日进入吴起境内到10月30日离开吴起镇,先后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其中三次都是在安放碾子、石磨的碾磨窑洞里召开的,成为历史上少有的“磨房会议”。    

毛泽东的住处没有办公用的桌子,警卫员就把门板取下来支成桌子办公。窑洞窗户也没有遮挡物,卫生员钟光同志只好用高梁杆子扎成草帘子堵在窗户和门上遮风挡雨。当地群众得知主席没 有办公桌的消息后,主动把自家的小炕桌送给主席办公。

住处紧张,许多领导人便在野外宿营。长征前担任毛泽东秘书的谢    觉哉同志也和广大指战员一起露宿在野外。1944 年,谢老写下了一首七绝《追赋》:  

露天麦地覆棉裳,    

铁杖为桩系马缰。  

稳睡恰如春夜暖,    

天明始觉满身霜。    

诗前有一段小引:“板桥诗有‘天明始觉满身霜’句,忆1935年冬初到吴起镇,宿麦地甚暖,天明见霜满衾,追赋”。    

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需用品均打借条,一旦损坏,照价赔偿。宿营在头道川倒水湾的红军,由于给养缺乏,没有做饭用的锅,就借用农民张宪杰的缸来烧水煮饭,结果缸被烧裂了。红军战士按照新缸的价钱赔了张家两块银元。群众亲切地称这口缸为“红军锅”。

中央红军在吴起,书写标语,散发传单,组织联欢,发动群众。    

毛泽东就曾多次接见时任保安游击队队长兼政委的张明科,听取了关于地方游击队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汇报。快要离开吴起时,毛泽东把自己一 生中唯一佩戴过的一把德国造的勃朗宁手枪和用红布包着的30发子弹赠送给了张明科同志。  

 切尾巴战斗后的第二天,根据毛泽东“金佛坪有地主武装百余守堡,拟派队消灭之”的指示,左权参谋长派一个连帮助地方武装打掉了豹梁川反动民团头子张廷芝盘踞多年的老巢——“土围子”,将数十万斤粮食,除留足红军的口粮外,其余均分给当地老百姓,群众拍手称快。  

 徐特立救落水群众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杨木匠的母亲领着七八岁的孙女往回走,过河时不慎掉进了河里。已经60岁的徐老赶忙跑过去到河里把杨家婆孙搀扶过河。徐老年老体弱,加之晚秋时节,衣服全湿透,冻得直哆嗦,随行人员只好就地烧柴火,烘烤衣服。

林伯渠1935年10月赋诗《初抵吴起    镇》:    

一年胜利达吴起,  

陕北风光慰所思。    

大好河山耐实践,    

不倦鞍马证心期。    

坚持遵义无穷力,    

鼓励同仁绝妙诗。  

迈步前进爱日永,  

阳关坦荡已无岐。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吴起,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