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为民解难

2018/10/15  浏览量:   作者:摘自《任弼时》  

甘政文 韩少功

1943年的一天,天气很热,贺龙为了让任弼时换换脑筋恢复精力,就邀他去打猎。回来的路上,他们正披着霞光,骑马徐行,忽然遇见一些农民掂着锄头,提着茶水罐,三三两两地回家。

“大家忙呵!”任弼时忙下马招呼。

“不忙,不忙。”农民们热情地回答着。

很多农民认得他,因为春节时,任弼时随毛主席、周恩来到枣园乡政府向农民拜过年,和大家同桌吃过饭,谈过生产和生活。所以他们都记得这位“小胡子首长”。

“怎么这时候才回家?”任弼时问。

“没办法!”一个身体晒得油黑发亮,打着赤膊的老农咪咪笑道“。草势来得凶,草长得快,恨不得拖住日头干喱!”

“哦……”任弼时轻轻点点头。停会又问“现在干得怎么样了了?”

“还差得远。”老农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

“是吗?”任弼时再没说什么。他告别农民,但没有直接回枣园去,而是策马向农民干活的地里驰去,察看草荒情况,临走,又回头望了几次。

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农民们正在地里干活,突然大路上人声喧哗,一大批干部战士扛着锄头,出了枣园,向这边地里来了。任弼时戴着大草帽,穿着布鞋,提一壶水,扛着锄头走在队列里。

农民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纷纷跑到路上拦住大家说:“这怎么行?这怎么行?你们都是办公事、办大事的,这点小事也烦劳你们,叫我们如何过意得去?”

任弼时笑着说:“这也是公事和大事呵!”说完他握着史村长的手又说:“村长,今天和老乡们一起锄草抗旱,我们锄得不好,请你们多指导。”

接着,他带头到地里干了起来,一边锄草还一边交代同来的战士:要注意点,不要光图快,把苗给锄掉了。春天锄掉一棵苗,还可以想办法补,现在锄掉一棵,损失就大了。还得注意不要把莠子苗当谷子苗留着,闹出洋相,帮倒忙,农民一般家户的生计都还困难,要体贴他们……

他戴着眼镜,锄得很细,靠近苗根部的一些草,他就弯腰去拔,以免不小心锄坏苗。不一会,细细密密的汗珠已布满了他宽阔的前额。而他身后,一大片一大片的杂草已被锄掉,谷子苗露出了欢乐的英姿……

“首长,歇歇吧!”农民赵占山上前劝道。

任弼时点点头,用毛巾擦擦汗,“好吧,歇一歇也好。”

“请到屋里去,屋里凉快。”

“不用了。”任弼时走到一棵大树下,草帽一摘,就坐了下来,说:“跑来跑去费时间,就坐在这里歇歇好。来,都坐下吧。”

赵占山搓着手,激动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半天才想起应该让首长喝碗水。

任弼时接过赵占山递来的一个粗瓷碗,把碗里的水一饮而尽,显得很高兴。然后又挥手道“,怎么?都不坐?坐呀!坐呀!”

赵占山和他的孩子以及邻地的几个农民围着任弼时,感动而略带拘束地坐下了。任弼时又问起了大家的生活情况,帮助大家算生活细帐。他问大家:一亩地可以打多少玉米,多少小麦;好地打多少,坏地打多少,收的粮食可以吃几个月,其余几个月怎么办,还能搞什么副业,喂猪的饲料怎么解决,等等。

很快,大家的拘束就消失了,你一言,我一语,话也多了起来。

任弼时又扳着手指头,一项一项帮大家作生活安排的计划:冬天怎么安排,春荒怎么渡过。他说:一定要搞好家庭副业,喂鸡,养羊,种点烟。这样至少可以拿回两、三个月的口粮,也可以补贴家用。他还说:请客送礼的事不要搞了,过日子要节俭,村干部要带带头,破除旧的风俗,让大家把钱用到解决生活困难这方面去。他沉思了一会,又提议:到冬天,大家可以组织起来寻点活干,到山里去烧炭,或者背煤,这样一天也能挣得块多钱,要是遇上雪天不能出门,还可以在家编垫子、席子,这样也可以拿回两、三个月的口粮……

大家越听越惊奇。想不到首长还这样熟悉农民的生活情况,这样体贴入微地关心他们每一家每一户!

临末,任弼时还问大家:“你们还有其他什么困难没有?”

“没有啦!真的,没有啦!”……大家七嘴八舌,感激地这样说。

当然,并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了,只是农民们不愿意再烦劳首长,不愿意说

出来。比方,山区缺医少药,就是他们最头痛的一件大事。常常家里一个劳动力病倒了,不仅要耽误地里功夫,而且还要花钱四处求医。这样,经济上少进多出,比遭场天灾还厉害……

不久,农民赵占山家里真的有人病倒了,发病时正是晚上,风急大,夜更黑,赵占山急得如坐针毡,在灶前团团转。误了农活事情还小,主要是天这么晚,一时到哪里去请医生呢?

他狠狠心,下了张门板,准备扎个土担架,送病人到十几里路远的延安城里去。正在这时,门“砰砰砰”地响了。

“谁呀?”

“是我们,医生!”

医生?赵占山眉头一跳,急忙抽开门栓。一看,果然不错,进来的是两位穿灰色军服,背着有红十字标记的医药箱的人。

医生笑着问“:老乡,是你们家有病人,对吗?”

“你们怎么知道?谁让你们来的?”

“任弼时同志要我们来的。”

正在这时,村长穿着羊皮袄,提着个灯笼也进屋来了。他告诉赵占山,任弼时早就交代过他,这附近哪家有了病人就一定要告诉中央机关的卫生队,切不可耽误。刚才就是他到枣园去请任弱时派医生的。

一位年纪较轻的医生一边放下药箱,一边笑着说:“是呵,弼时同志刚才亲自来叫我们起床。他还说了,以后只要是农民来请医生,随喊随去!”

“这……”赵占山眼里的泪水夺眶而出,口里喃喃地念叨:“弼时同志,弼时同志……你真是俺们农民的知心人啊!”(摘自《任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