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实事求是”题词的由来

2018/11/12  浏览量:   作者:延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大凡进过各级党校学习的同志,都 会有这样的深刻印象:在党校大门或标 志性建筑物上,都有毛泽东“实事求是” 的题词。中央党校更是把这四个字刻在 一块很大的石头上,陈放在校园内,格外 的醒目。其实,这个约定俗成的做法源 于延安时代。 1943年,为了给学员创造更好的学 习环境、活跃职工的精神生活,中央党校 修建了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可容纳千 余人的大礼堂,将要竣工时,人们左看右 看,虽然建筑雄伟、宽敞,可总觉得少点 什么。有人提议在正面挂个题词什么 的,一说题词,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范文 澜老先生,他历史知识渊博,求他帮助, 一定会使大家满意的。范老接受这一请 求后,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一句合适 的话来,试着写了几条,连自己也不满 意,于是提议去找毛主席。 毛泽东欣然接受了党校同志的请 求,立即叫人拿来四张二尺见方的麻纸, 秉笔沉思片刻,即饱蘸浓墨,迅速挥毫, 瞬间,“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潇洒的大字 跃然纸上。大家齐声称赞毛主席对马列 主义研究得精深、透彻,一下子就抓住了 问题的实质。“实事求是”不正是马列主 义的精髓,党校教学的根本宗旨吗?! 题词拿回后,学校决定搞成石刻,嵌入礼堂正门上方。便立即找来了能工巧 匠,选了四块方方正正的石料,将麻纸铺 在方石上,照笔画开凿,字形不差分毫。 字虽然凿好了,只可惜主席的手迹亦被 丢掉,未能保留,这四块石刻就成了珍贵 的革命文物。 “实事求是”的石刻镶嵌入正门后, 使这座建筑倍添光彩,犹如给一条蛟龙 点上了明亮的眼睛,从此,这一题词就 成了党校学员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的座 右铭。 “实事求是”一词,源自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传》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其本意是指务实的学风。“实事求是”作 为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下来,是延安整风 的一大成果,来之不易。 毛泽东早年参加革命活动时,就非 常重视了解实际情况,注意调查研究。 在《湘江评论》上,他倡导求实的学风,强 调“踏入人生和社会的实践说话”,“引入 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反对脱离实际 的“空虚思想”,提出“讨论事实,应‘傍’ 着活事件来讨论”。他与蔡和森等人创 建的新民学会一开始就把“真心求学,实 意做事”作为选择会员的标准,后来又把 “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奋斗的目标。 在湖南长沙求学时,毛泽东多次爬 过岳麓山,而山上岳麓书院的门楣上就挂着“实事求是”的匾额,应该说,那个时 候这几个字就给这位高个子青年留下了 难忘的印象,而且引发了他深入的思考 和追求。 大革命时期,党内对风起云涌的农 民运动众说纷纭,毛泽东没有简单地赞 同或反对,而是深入湖南农村作了32天 的调查研究,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 动考察报告》,驳斥了当时党内对农民运 动的种种责难,解决了中国革命继续深 入发展必须依靠农民的根本问题。这个 报告是实事求是的范例。 1929年,毛泽东写了《关于纠正党内 的错误思想》,其中专门批判了主观主义 问题,教育党员要“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 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 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 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1930年5月,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提 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 论断。但由于党在理论上不成熟,毛泽 东的思想并没有被全党所接受。党内教 条主义盛行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 中,在遵义会议之前经受了两次挫折与 失败。 为了克服党内教条主义思想的影 响,1937年4月至8月,毛泽东亲自为延 安抗大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著名 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哲学著作, 就是根据《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讲 稿的主要部分作出的。《实践论》侧重讲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为什么要统一 和如何实现它们的统一;《矛盾论》侧重 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同个性 为什么存在对立和怎样实现它们的统一。“两论”的内容都是讲为什么“相结 合”和怎样“相结合”的基本道理,即为什 么要实事求是和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的基本道理,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 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在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在 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1940年的《新民 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这 个命题。为了进一步确立“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毛泽东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 风运动,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讲话,进一 步阐明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41年 5月19日,毛泽东在高级干部会上作了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第一次对“实 事求是”作了科学解释:“实事”就是客观 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 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 研究。他赋予了实事求是新的内涵。在 报告中,毛泽东从思想方法的高度批判 了党内的主观主义,着重阐明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 理,主张将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改造一下。毛泽东用一副对联为主观主 义画像,对其进行无情揭露: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讲台上,毛泽东俯视着会场,用他 那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普通话问大家: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 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 的人,你们看,像不像?” 顿时,会场爆发出哄然大笑。 毛泽东严肃地指出:“这种作风,拿 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 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 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 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说到这里,毛泽东大声疾呼:“大敌 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 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 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 利。”毛泽东的话,让听众有拨开迷雾见 太阳的感觉,又好像巨石击水,引起强 烈反应。 中央党校是专门培养党的高中级领 导干部的学校,学员按文化程度和资历 不同分为六个部。党校的教学方法是理 论联系实际,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但是由于 党内主观主义学风的存在,常常受到教 条主义的干扰。 据在中央党校学习过的党的七大 代表回忆,毛泽东经常去党校给高级班 学员讲课,要求他们不要满足于背诵马 列主义的词句,更重要的是领会其精神 实质。比如,讨论中一些同志就提出马 列主义的精神是什么?实质又是什 么?二者又有什么关系?争论来争论 去还是搞不明白。学习委员去问主持 学习的党校副校长彭真,他说,我也搞 不清楚,学习的文章是中宣部副部长吴 亮平翻译的,让他来辅导一下可以解除 大家的疑问。吴亮平说,我只是按俄文 的原意翻译的,精神实质我也搞不懂。 彭真只好说这是毛泽东主席倡导的,那 我就向他请教吧。毛泽东听了彭真对 讨论情况的汇报,就明白了,他们依然是用教条主义的方法去学习。便一语 道破:精神就是实质,实质就是精神! 彭真又提出,别的学校都有校训,我们 中央党校的校训应该是什么?毛泽东 肯定地回答: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 由此也引出了毛泽东决定在延安250个 旅级以上高级干部会上做一次关于《改 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 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纪念册上题 了“实事求是,力戒空谈”八个大字。经 过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正 式写入党章。从此,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在全党确立。 邓小平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 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 求是’四个大字。” 1947年3月,胡宗南反动军队大肆 进攻延安时,礼堂被全部毁坏。新中国 成立后,1954年延安师范学校从洛川迁 回延安,在中央党校旧址继续办学。师 生在建校劳动中在地下挖出了这四块石 刻,把它交给延安革命纪念馆,这四块石 刻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永久保存。 历史的经验证明,我们党什么时候 坚持了实事求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就能 够取得胜利;什么时候背离了实事求是, 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这是一 条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