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

2020/08/24  浏览量:     

  记得从学生时代起,我就知道了延安。课本和老师都告诉我,那高耸的宝塔,流淌的延河,杨家岭的窑洞,枣园的房屋……每一处都承载着它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和人物,每一处都记录着一个个古老而久远的故事。

  延安,我向往了多年。

  终于,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有幸踏上了延安这片神往已久的革命圣地。

  王家坪:述说辉煌的历史

  王家坪、枣园、杨家岭,是红色延安的经典之处。我们乘车来到背靠脑畔山、面向延河水的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毛泽东铜像,气势雄伟的纪念馆主体建筑,就坐落在毛泽东铜像的后面。

  周恩来说过:“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课书。” 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的3.5万多件文物,无声地再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历尽千难万险到达陕北,荒凉偏僻的黄土高原从此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体系在这里日渐成熟,第二次国共合作在这里酝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由此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培育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家岭:一代风流人物指点江山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5公里处。1938年11月,中央办公厅、中组部、中宣部等中央机关由延安城内迁至杨家岭,一些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在这里居住。

  半山腰的一排窑洞,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同志的旧居。毛泽东旧居是三孔坐西向东的窑洞,中间是办公室,两边分别为他的寝室和工作人员住处。

  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在这些窄小、简陋的窑洞里,工作之余像农民一样耕种一块小小的菜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们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决策于千里之外,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终于驶向成功的彼岸。

  窑洞的斜对面,是中央大礼堂,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大就是在这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里召开的。党的七大使全党实现了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枣园:油灯照亮革命征程

  走进林木茂盛的枣园,只见一棵棵挺拔的枣树晃动着翠绿的叶子,在春风里飘曳。园内的20多孔窑洞、100余间瓦房在树木的掩映下更显得安静。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此处,给这座昔日的地主庄园涂上了一片庄严的红色。

  绿树环绕之中的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是一座苏式建筑。当年,中央书记处在这里举行过各种会议,党的七届一中全会有关人事布局的决策、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重大决定等就是在这里作出的。枣园的油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征程。

  在枣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粥时等人住过的旧居里,大都摆放着一辆纺车。看到这些纺车,老一辈革命家当年身体力行参加军民大生产运动的场景仿佛出现在我们眼前。

  枣园西山脚下一处简陋的土台,是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从那时起,“为人民服务”开始成为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以其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登上宝塔山,延安城尽收眼底。

  宝塔山是圣地延安的标志,宝塔山是光辉历史的象征。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是一叠永不褪色的老照片,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信天游,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是史学家、文学家们用浓墨重彩之笔永远也书写不完的历史奇迹。

  (《中国老区建设》记者 周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