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关于市级首批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情况的汇报》的报告

2013/03/22  浏览量:     

市委:

自市委、市政府2009年下发《关于加快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若干意见》以来,已历时四年,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成效显著,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关于市级首批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情况的汇报》暨今后工作的建议报来,请批示。

延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2013年3月22日

 

延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关于市级首批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情况的汇报

2013年3月20日

市级首批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工作,从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首批重点革命老区村都得到应有的扶持,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据调查统计,至2012年底,这些重点革命老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以上,大多数接近或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达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现将市级首批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成效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几年来共新修道路271.2公里,其中,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88.7公里,沙石路面182.5公里。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使群众用上了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共打机井52口,铺设饮水管道357.1公里,解决了23218口人的饮水困难。一些地方还支助缺少基本农田的村庄新修了基本农田1380亩。

2、产业开发有所突破。这几年,重点革命老区村群众除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增加外,还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共新建果业(含水果、干果)面积7812亩,新增棚栽业1450棚,其中大棚1109棚,弓棚341棚。发展了一批养殖专业小区、专业大户,共新增羊子6560只,养猪12008头,养鸡201541只。

3、群众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本着“同等优先”的原则,百分之八十的重点革命老区村先后列入市、县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建和改造了群众居住的房窑,硬化了村内巷道,兴建了公厕和部分广场,绿化美化了周边环境。据统计,共硬化村庄道路62.31公里,新建房(窑)3032间(孔),维修、改造旧宅3888间(孔)。

4、部分革命旧址得到维修和保护。38个市级重点革命老区村,每个村都有一部光荣的革命斗争史,都遗存着十分珍贵的革命旧址。维修和保护好这些旧址,是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四年来,县区政府和市县文物管理部门共对13个村的20处革命旧址进行了维修保护。有芦子沟村刘志丹故居、王家湾毛主席旧居、吴起张湾子毛主席旧居、劳动英雄杨步浩旧居和东村会议旧址、洛川会议旧址、太相寺会议旧址、金盆湾359旅部旧址及谢子长陵墓等。还为徐家沟村、杨家圪台村、榆林桥村、直罗村革命旧址立碑保护。

二、主要做法

1、宣传动员,提高各级领导和全社会对加快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认识。2009年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动员大会,市委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宣传部和市老促会,多次召开老区宣传工作会议,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区宣传的意见》,对老区建设特别是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宣传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2009年,结合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延安日报和延安电视台分别开辟和拍摄了“共和国不会忘记——来自延安重点革命老区村的报道”专栏和专题片,对38个重点革命老区村的历史贡献、发展现状和存在困难进行了深度宣传。2012年,延安日报又开辟了《重访重点革命老区村》专栏,对重点村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报导。市老促会通过《延安老区建设》杂志和《延安老区建设简报》两个平台,对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重大决策和建设情况,进行了经常性的广泛宣传。通过以上多方面、多形式的宣传,使各级领导逐渐对加快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形成共识。

2、落实责任,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包建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文件下发后,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县区党委常委会,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总体研究部署,对38个重点村的建设全部逐村落实了包抓县级领导和包建县级部门。吴起、延长、富县等县委、县政府还制定并下发了实施意见。

3、统筹安排,把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范畴。启动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时,正值全市分期分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市委审时度势,统筹安排,明确提出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各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是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综合协调指导部门”。市县区新农办高度重视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三年(含开始调查确定重点村的2008年)安排了32个重点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4、上下联动,同步开展县级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按照市委关于各县区委要“制定县级重点革命老区村标准,确定县级重点革命老区村名单,有计划、分步骤地搞好县级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要求,部分县在老促会等部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县委研究审定了县级重点革命老区村的标准与名单。目前,全市有八个县确定了36个县级重点革命老区村。其中:富县10个,子长2个,志丹2个,延长4个,宜川4个,黄龙2个,黄陵1个,吴起11个。这36个村共有农户4410户,人口16915人。加上市级重点革命老区村,全市共确定市县两级重点革命老区村74个,总户数11478户,总人口达到44880人。

5、调整思路,加强协调,积极促进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

从2011年年初,按照省上关于延安要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将农村工作的重点转为新型社区建设,而多数重点革命老区村又不在新型社区建设范围之内,使重点革命老区村的建设部署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市县区老促会及时调整思路,探索新的途径与方法,促进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顺利进行。一方面积极争取扶贫部门的支持,市老促会与市扶贫开发局举行了推进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工作座谈会,联合发出了《关于支持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县区要大力支持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在编制“十二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时,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把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纳入规划和年度计划。另一方面,县区老促会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使8个村列入新型社区建设,7个村列入小城镇建设,24个村列入领导干部包扶的低收入村。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开展第二批重点革命老区村帮扶工作。近几年,我们在下乡检查或调查中发现,我市目前还有一批村子完全符合重点革命老区村的标准和条件,但未列入重点村,而这些村子的自然条件比较差,群众收入水平依然比较低。因此,我们建议经过认真的调研与核对,再将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村子列入第二批市级重点革命老区村,予以帮扶。

2、建议市、县财政为第二批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予算部分帮扶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3、本着“同等优先”的原则,把重点革命老区村的建设与当前或今后开展的一些扶持农村建设的项目和活动,诸如小城镇建设、社区建设、包扶低收入村,沟道土地整治、产业开发等结合起来,让这些村优先得到政策扶持。

4、重新落实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主管部门。建议今后由市扶贫开发局主管此项工作,负责协调,指导重点革命老区村的建设。

5、建议在今年适当时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一次“全市重点革命老区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