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塞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2/08/30  浏览量:     

安塞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按照市老促会2012年四届五次全体理事会议的精神,我们安塞县新的一届老区建设促进会认真总结回顾了过去几年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7月份,由会长张志亮同志带队,先后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组织县经济发展局、非公办及县老促会部分理事,通过对工业园区内相关企业、安塞增盛房地产开发公司、海亨天然气有限公司、晶海大酒店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实地调研,并通过和非公办、工商局等单位具体座谈,初步了解掌握了我县的非公有制经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经济总量快速提升。截止目前,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体达3025个(其中企业165个,个体户2860个),从业人员17800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1亿元,占金县GDP的13.83%,现价总产值37.49亿元,同比增长33.8%,营业收入42.66亿元,同比增长44.7%,实现利润总额5.69亿元,同比增长22.6%,上缴税金1.39亿元,同比增长2.7%,劳动者报酬3.8亿元,同比增长19.9%。2011年新增中小企业5个,新增个体户89户,新增就业岗位710个。

2、经济领域不断拓宽。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先前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业为主,现在向文化旅游、中介服务、信息网络、幼儿教育、医疗保健、民间工艺、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彩色印刷、汽车租赁、石油机械加工、天然气液化项目、生物药业、公益建设等行业发展,产业覆盖面由城镇辐射到农村,特别是第三产业得到蓬勃发展,行业分化越来越细、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经济模式不断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依托土地和劳动力的这些生产要素不断向资本、技术、中介、产权、股份责任、信息服务、商标品牌等现代经营模式转变,并成立了安塞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创业培训中心、餐饮业协会、民间艺术商会等民间组织机构,原有的粗放式经营,家族式管理,门店柜台等商部也向现代经营模式转变,有力地促进了非公企业在规模上日趋壮大,速度明显加快。

4、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一批起点高、节能环保的大项目得到了技术改造和运用。部分个体户开始了电脑办公和收费经营,全县29个机砖厂采用了自动传送带和自动切割等新技术,石油钻机也从150型改进为300、400型钻机。特别是天然气液化项目、陕西益佳尔生物药业项目、裕朗生物酶清洁项目等更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有效的促进了科技生产和技能改善。

5、社会贡献日益突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增加我县财政收入、减轻就业压力,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建设和社会各界组织的捐资捐助活动,今年3月,在沿河湾镇侯沟门村的项目建设中,有3家企业分别为该村无偿资助300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无论是从总量上、规模上都有了较快的增长。但由于安塞自然条件差,群众思想观念保守,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晚、底子薄,与发达地区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机制不健全。2011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但是部分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认识还到位,政策还落得不够实。一些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意识较差,遇事互相推诿,个别部门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现象;企业自身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相当一部分企业主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干一番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2、发展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通。目前,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全县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小,资金实力弱,财务制度不健全,无固定资产作抵押,有的企业就是靠借贷建起的,到投产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发展资金,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有些企业负责人缺乏对法律、政策的了解掌握,凭热情干事业,导致后续产品销售受到政策限制,使本已紧张的发展资金雪上加霜。“三角债”也是企业资金流动不畅的主要症结所在。而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零风险”责任制,规模小而散,缺乏机构担保的个体私营经济很难得到国家银行的信贷支持。由于受资金的困扰,企业生产难以上规模,产品难以上档次,竞争力低下,市场拓展困难,有的非公企业因资金困难,被迫搁置或彻底放弃生产经营项目。

3、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一是家族式的企业管理较多。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主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难以将企业做大做强。二是企业缺乏人才。大多数企业主习惯用亲戚及朋友,难以引进高水平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制约因素。用工基本来自农村或下岗工人,素质普遍不高。三是品牌优势弱。企业“名牌”产品少,耗能高,效益差,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高附加值产品更少,市场占有率低,资源配置能力弱。

4、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一是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企业用工通常不经过正规的劳务市场,造成劳动力市场混乱,员工权益无法保障。二是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大部分企业用工没有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员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劳动保险,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员工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员工流动频繁。企业辞退、留用员工随意性较大,加重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企业内部难以形成凝聚力。

三、思考及建议

当前,安塞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关键时期,社会的发展给非公有制企业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要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科学发展,着重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一是要思想解放。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敢破敢立,打破条条框框,树立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新发展观和主动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尽职尽责的新服务观。二是要更新观念。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形式,广泛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政策与措施、成功人士的创业事迹,促进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大转变。三是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会议文件精神。四是要切实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增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按照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拓宽融资渠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和聚集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参与非公有制经济开发,激活民间资本。二是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和完善政策性信用担保、企业间的互助资金和联保制度,加强银企之间的合作。积极探索金融机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放宽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融资准入条件,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

筹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三是要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金。从县级财政工商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四是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的主动性,鼓励其跑项目、争资金,实行项目带动。

3、强化服务意识,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引导和服务意识,切实简化办事程序,优先解决企业在审批、用地、用人、用水、用电等方面的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选择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吸纳劳动能力突出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配备乡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基层非公有制经济情况的信息收集和反馈,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宏观指导提供依据。建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的网络体系,打造非公有制经济获取相关信息的服务平台。搞好项目储备,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4、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非公有制经济要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离不开企业人才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的进步。一是坚持科技兴企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鼓励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依靠科技求进步,依靠人才求生存,由单一型向生产型、开发型、科技型发展,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二是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懂经营、善管理、有谋略的企业家。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训,让他们开阔视眼,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水平。要经常组织开展经营管理、经济知识、财经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不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三是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人才的输入和培养工作。由于受就业观念的影响,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普遍人才匮乏,要加强与院校科研单位的互动交流合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技术人员、财会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

5、规范用工制度、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是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主创办职业介绍机构,并加强机构的管理,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资源库,定期向社会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并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劳动政策、法规咨询。二是引导企业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依法加强对企业的劳动监察,严格按照《劳动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让员工都能享受到养老、失业、医疗、公伤等社会保险待遇,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