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调查

2013/12/31  浏览量:   作者:宜川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近几年来,宜川县的教育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 教育局和宜川县委、县政府的正确 领导下,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 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学校教 育在全市享有较高的声誉。最近, 我们宜川县老促会组织老促会教育 分会对宜川的教育事业的现状与发 展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就其改革发 展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存在问 题,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 务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27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民 办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 3所,完全小学6所,幼儿园13所(其中民办幼儿园7所), 育智学校1所。在校学生20452人(普高6003人,职高179 人,初中3250人,小学6407人,育智学校16人,幼儿园 4613人),全县在职教师1336名。 

二、主要成就 

(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在“两基”达标、学校布局调 整的基础上,近年来,累计投入4681.4万元,新建公寓楼、 教学楼、餐厅21栋,建筑面积28525.7平方米,硬化、绿化校 园14625平方米;购置图书34125册、计算机1532台、课桌 凳2485单人套,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电教中心 标准化建设和普及实验教学工作通过省教育厅验收。目 前,全县学校各类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均达到省颁 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教育教学评估管理制度,加强了教育 教学过程评估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学校布局逐渐合理。根据《宜川县中小学布局调 整规划》,按照“缩短战线、扩大规模、优化配置、提高效益” 的原则和《宜川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县上“城 乡一体化建设两个6万人”布局要求,先后撤并了4所乡镇 初中、 5所中心小学和完小、68个教学点,形成以县城为中 心,云岩、集义镇为两翼的学校新布局。通过调整,乡镇中 小学布点相对集中,规模适度,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明显改善。 

(三)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按照“师德高尚、素质优良、 结构合理”的要求,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大力推 行“四制”改革。在全县中小学实施校长聘任制、教职工聘 用制和绩效工资,增强了校长、教师工作责任心,促进了学 校各项工作。二是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完善考核和奖惩机制,实行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出 台了《宜川县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宜川县教师队伍管 理办法》等规定,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三是择优招聘优秀 大学生442人,充实教师队伍,基本解决了初中、高中部分 专业教师短缺和小学、幼儿园教师老龄化问题。四是采取 校本培训和“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对全县教师进行了 全员360学时培训。五是制定了《宜川县骨干教师认定及 管理办法》,一年一评,动态管理。共评选名师91人次、学 科带头人195人次、教学能手386人次、教学新秀687人 次。每年投入10万元作为骨干教师津贴。六是建立奖惩 机制。表彰奖励优秀校长52人次、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 教师461人次。七是学历合格率不断提高,骨干教师队伍 体系逐步形成。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其 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达到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达到100%,其中具有本科学历达到90%;普通高中、职业中 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1%、80%;校长学历合格率达 到100%。 

(四)职教办学层次提升。近年来,宜川县把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 职业教育得以快速健康发展。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征地 15亩用于基本建设,累计投资652万元,新建了教学楼、学 生宿舍楼、实训楼和师生餐厅,装配了计算机、电子电工、 焊接、汽车驾驶与维修等8个实习实训室,建成了酒店管理 与服务、果树、大棚菜等5个实习实训基地,购置3辆教练 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二是合理设置专业,灵活办学形 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走 “上挂、横联、下辐射”路子。上挂,就是与西安旅游学校、陕 西电子信息技术学校、西安电大等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招 收学员1024名,毕业681名,就业率96%;横联,就是与人事 局、农业局、果业局等单位共同办学,举办技术员培训、公务 员计算机等级证考试培训、教师培训等数10项培训,培训 人数9200人次;下辐射,就是面向农村培养培训实用人才, 举办果农、菜农等培训班62期,培训1704余人次。同时,通 过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共向苏州、深圳、东莞输出劳动熟练 工5200余名。三是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围绕 县域主导产业开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9934人次,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19654人,苹果技术员526人。 

(五)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今年落实“蛋奶工程”559.7 万元,“两免一补”772.3万元,学前教育经费341.5万元; 2013年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2030人,共计 金额227.1万元,贫困大学生入学资助118人,共计金额 23.6万元,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50人,共 计金额3万元。为1032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 贷款,贷款金额611.24万元。 

(六)办学质量稳步提高。通过努力,教育质量全面提 升。近三年,全县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达到100%,初中升学率 达到96%以上;高考总排名等六项指标连续八年位居全市各 县区第一;职业中学“单招”考试上线率等六项指标,连续六 年名列全市第一。为省市选送体育、艺术特长生86人,学生 书画、舞蹈、电脑、科技、文学等作品获奖1756人次。 

二、基本经验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为教育事业发 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科教 兴宜”战略,优先部署安排教育工作,优先教育投入,在县 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保证教育经费足额投入、及时拨 付。出台了《宜川县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 见》和《宜川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县委、 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学校、深入师生了解情况,解决具体 问题和困难。近年来,共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442名充实 教师队伍;无偿划拨建筑用地4 1亩,投入2400余万元,新 建了宜川中学新校区和职业中学操场;调拨楼房一栋,解 决了学生住宿问题;发放资助金额120余万元;为中小学、 幼儿园添置、更新各类设施、信息化建设投入400余万元。

 二是全县上下形成的“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为教 育事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每年表彰奖励 高考成果、职业教育成果及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和先进教 育工作者。近三年,用于表彰奖励资金达520余万元。 

三是教育系统教职员工敬业奉献、扎实工作,为教育 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在管理。我 县教职工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全身 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默 默奉献,涌现出了孙明贤、王文涛等一批好校长和蒋永升、 张富生等一批好教师,成为我县发展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拥有一支业务精干、爱岗敬业、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的 管理队伍,使得教育系统上下一盘棋,各种政策措施得以 全面贯彻落实,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

 三、存在问题 

宜川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广大 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走出了一条穷县办大教育的 特色之路。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 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城区学校校舍短缺,教 师均为十几人一个集体办公室,办公条件较差;住宿紧张, 城区有1500余名学生在校外租房,教育现代化水平滞后, 各种部室设备老化,广大师生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制 约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是城区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步伐加 快的需要。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急剧增加,引起县城中小学班额增大,导致县城中小学不 同程度地存在校舍紧张、生均建筑面积不足、专用教室短 缺等问题。

 三是城乡教育失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2万多名学 生,城区占到近97%。城区学校严重超员,学校负荷重,老 师压力大;部分学校存在常规设施短缺,现代技术教育普 及程度低,图书数量不够现象。乡镇学校规模小,经费短 缺,运转困难,取舍两难。 

四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县有多名年龄在50岁 以上仍然从事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占全县专任教师的6% 左右,知识老化,精力不够充沛,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 求。全县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但全县初中和小学教师 中,第一学历是中专的占绝大多数,教师队伍素质与新课 程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初中英语、理化、生物等学科和幼儿 专业教师严重短缺。 

五是宜川中学软件超前,管理较为规范,但教育教学 设施严重短缺、师生住宿难、教师队伍不稳定、资金运转困 难等问题制约着宜川中学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职业中学设施薄弱,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短 缺,职教招生难、学生管理难,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进一步 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县职业教育尽管起 步早,办学效益显著,但规模不大,发展较慢,后劲不足,与 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 需求不相适应。 

七是随着宜川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学生超员,宜川当地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出现部分 学生入学困难,当地群众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意见。 

四、未来发展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基本思路

 (1)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 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力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立足现状、适度超前。根据宜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趋势,紧密结合现有办学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围绕全 面实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优化结构、合理布局、资源共 享为改革方向,坚持自主创新,适度超前,提高教育的发展 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 均衡发展的原则,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之 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基础教育、职 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机制和体制的全面 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4)突出重点、打造品牌。加快调整校点布局和教育结 构,按照示范带动、特色办学的思路,着力打造一批办学有特 色、教师有特能、学生有特长的品牌学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5)坚持公平、完善保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促 进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为全体受教育者提供良 好的教育机会。进一步健全教育救助保障体系,完善义务 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高中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社会救助制度,使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得到优质 的教育。 (6)优化队伍、以质兴教。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 育发展观,坚持教育发展以教师为关键,以校级队伍建设 为龙头,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 伍。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强化教育内部管理和过程督 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重点任务 

1、学前教育规范化。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和示范幼 儿园的建设,提高幼儿入园率。到2015年,人口较多乡镇 建起中心幼儿园,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3所,省级示范幼儿 园1所,全县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入园率达到96%以上。 

2、基础教育优质化。到2015年,小学、初中适龄人口 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和毕业率达到99%以上,辍学率 分别控制在0.5%和1. 5%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 95%以上,高中生毕业率达到99%以上,高考本科上线率稳 中有升,力争实现名校跨越。

3、职业教育特色化。着力办好县职教中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4、办学条件现代化。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 化学校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 益。“十二五”期间共计投资5.31亿元,20个项目。即完成 宜川中学、壶口小学两所学校的整体搬迁,新建城关第二 小学、县幼儿园、党湾幼儿园、南关幼儿园和儿童育智学校,完成教育信息平台、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职业中学骨 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等。继续对西郊中学、城关小学、党 湾小学、丹州镇中心小学、集义中学、云岩中学、云岩中心 小学、英旺小学等学校办公设施及教学辅助设施的改造; 2015年前实现班班多媒体教学。 

(三)几点建议

 1、继续加强基础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由于 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重视,农村中小学适令学生大部分涌入 县城,农村学校包括中心小学在内基本没有学生,而县城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全部饱和,学生超员,学校压力过大,造成学生班级超编,学生食宿困难。因此要继续加强城区 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建教室、宿舍、体育锻炼场地及设 施,从而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使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2、继续抓好普及义务教育。随着宜川教育质量的不 断提高,宜川中学在周边影响越来越高,周边县区转来宜川求学的学生日益增加,相应造成了宜川本地学生入学困难的情况出现,当地群众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意见。为了 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建议有关部门采取一些办法和措施, 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确保普及教育任务的完成。

 二○一三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