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统筹城乡 促进农村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15/08/18  浏览量:   作者:安塞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安塞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统筹城乡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具体就是做到“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居“五个统筹”之首。 十七大报告专门就“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由此可见,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

安塞县在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安塞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实施意见》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涉及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城镇体系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八项工作的五年实施方案,并制定了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方案,编制下达了《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和《安塞县灾后重建规划方案》,为建设省级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安塞县老促会今年以来组织有关人员围绕这一问题,结合安塞具体实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实际考察,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引领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主线,对促进安塞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安塞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安塞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底实现生产总值106.4亿元,增长6.2%;财政总收入27.1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25亿元,增长15.2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亿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52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10374元,增长13.4%。

一是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安塞县坚持“工业经济强县”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成为“强县富民”的擎天之柱。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到2014年底,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0.3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8亿元,同比增长5.1%。石油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安塞县工业园区已建成并初具规模。 2014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4.2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税金6448万元。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反哺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14 年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现价13.2亿元。粮食总产7.1万吨,较上年增长9.3%。设施农业亮点纷呈。全县累计有日光温室大棚4.87万棚;蔬菜产量达到24.01万吨,棚均收入达15000元以上。果业生产稳步发展,累计果园面积40万亩,苹果年产量达到3.36万吨。畜牧生产稳步推进。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84个,其中千只羊场52个,500头以上猪场16个;万只鸡鸭场16个;保留人工种草面积27.8万亩,各类适度规模养殖户5800余户。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安塞县坚持以旅游活三产,大力实施景区开发建设工程,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功举办了《舞动延安》大型实景演出,全力加快黄土风情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黄土风情小镇建设完成了规划设计,腰鼓山窑洞酒店装修工程即将动工。大力开发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楼坪张思德牺牲地和王家湾毛主席旧居红色革命旧址维修改造工程业已竣工。加强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工程已经建成,启动了文化文物布展工作。新发展王西安、李秀芳等民间艺术展览馆5个,开发了腰鼓、剪纸、民间绘画等40多种文化产业产品,扶持发展农家乐30多个。2014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总产值16.94亿元,较上年增长11.5%,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四是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几年来,全县先后确定了百余个重点项目。城南区开发整体推进;马家沟小区开发全面启动;老城区改造进展顺利;白坪新区开发已基本完成拆迁安置、土地收储等前期工作,目前已进入全面实质性的开发阶段。二级客运站、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影剧院安居工程、延河文化广场、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相继建成投用;老城区集中供热主管网铺设基本完成。沿河湾市级重点镇、砖窑湾县级重点镇建设有序推进。侯沟门、新窑湾等8个市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顺利推进。

二、安塞县城乡发展的现状及推动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发展方式仍然粗放。2014年全县三大产业比例为6.9:77.2:15.9,第三产业的比例偏低,经济发展过于倚重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同时,“高投入”仍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靠拼土地、拼劳力、拼投资的发展方式,土地、水电等资源要素的制约越来越明显,这些都说明我县经济发展方式还只停留在传统粗放的模式上。

二是工业结构层次较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我县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石油工业。工业产品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初级化问题,缺乏带动产业升级的名优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工业产业结构体系薄弱,支柱产业单一,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工业生产缺乏新的增长点。工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依然落后,缺乏一定数量的上规模、上档次的大中型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作支撑。

三是农业经济仍显薄弱,效益农业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仍不足,抗灾能力不强。由于城镇建设和工业开发等原因,农村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进一步强化。农业结构调整起点不高,幅度不大,传统品种多,精品、名品少;农产品加工业多为原始或粗加工产品,精深加工的产品少。传统农民的意识和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整体水平发展不高,农民收入增幅不大。

四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不合理。我县第三产业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发展很不稳定,与迅速发展的第二产业相比明显滞后。从内部结构来分析,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旅游业未找准突破口,旅游景点小而分散,欠缺起到龙头带动作用的旅游品牌。房地产业受中心城区土地减少因素制约,可开发的土地有限,发展空间狭窄。

五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财政分配和转移支付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还有不小差距。比如,由于农村点多、线长、面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远远低于城镇,农民的饮水、交通、用电、网络、信息基础建设还很差;教育布点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不均,使得农村孩子的家长不得不付出高额的教育费用把学生向城镇转移;虽然我县已经基本普及了新型农村合疗,但是,农民本可以在村镇看的一些小病,因医生的技术和医疗机械的缺乏或者差别,还是不得不去市县的医院就诊,看病成本较大;还有城乡社会保障标准不一,等等。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在着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促进城乡建设同步进行和着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下工夫。

三、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

近年来,我县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兴业”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产业支撑、城镇承载和公共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城镇化率达到51.36%。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县城为载体、以民生为根本、以城乡一体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产业跟进支撑、公共服务均等”的要求,全面启动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省级试验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安塞发展“升级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四、主要措施及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而言,我们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加快城镇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全域安塞的理念,重点抓好一个中心县城、两个重点镇和9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的规划建设,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要拉大框架,提升品位,力争到2016年建成区面积由3.4平方公里拓展到5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7万人,努力把安塞建设成延安市副中心、新型工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黄土风情文化旅游体验区。全力加快沿河湾、砖窑湾重点镇和西河口、候沟门等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步伐,多方筹措资金,争取项目支持,完善基础设施,早日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样板镇和新型社区。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和就业保障,围绕重点镇和社区发展农业产业,培育建筑业、商贸业、服务业、流通业,开辟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入镇,力争2016年全县城镇人口发展到1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同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科学有序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计划5年时间,完成2.05万户、8.75万人的避灾移民搬迁任务,逐步将全县城镇山体居民、农村危房危窑、地质灾害地带、高边坡地带民宅全部实现搬迁,其中80%以上搬迁到县城、集镇和农村社区,全县民宅基本实现“四个告别”目标,即告别旧式窑洞、告别高边坡地带、告别窄沟陡坡地带、告别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带,人民群众居住实现质的飞跃。

二、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安塞是传统农业县,土地资源丰富、农民吃苦耐劳,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基础好、有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了棚栽、林果、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其中大棚菜发展到4.87万座、山地苹果达到40万亩,提供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我们要认真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采取更加优惠的扶持激励措施,继续发展壮大这三大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力争到2016年,全面建成5万座棚栽业基地、40万亩山地苹果基地和30万只白绒山羊生产基地,真正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体系,确保实现收入翻番目标。二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目标,提高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展“陕企进塞”等活动,吸引更多综合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落户,力争早日建成百亿元产值的一流工业园区。继续支持境内石油企业加快产能建设,力争延安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形成一定产能,杏子川采油厂到2016年原油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为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力基础,实现企地共同发展。三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打造黄土风情、红色革命和生态农业观光三大旅游品牌,依托安塞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做好以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等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民间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强产品销售,引导农民向文化旅游产业转移。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之间的差距体现在多个方面,但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却是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要坚持把每年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下功夫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力争早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布点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确保城乡居民子女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要更加重视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落实新型合疗制度,确保低收入群众少生病,能方便看病,看得起病,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更加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村的延伸,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确保孤寡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基本生活不出问题。更加重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教育和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摒弃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居民的全面进步。

四、创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统筹发展的制度支持

进一步创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一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农村居民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对符合规划和产权明晰的房屋,及时办理权属登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金资源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培育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其他财产权公平交易和有偿退出创造条件。二是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建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鼓励土地向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激励农民通过互换,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探索实施农民宅基地和住房有偿置换办法。落实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政策,完善征地补偿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三是创新劳动就业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财政补助、小额贷款等政策,支持农民兴办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四是加快金融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有条件的贷款公司组建银行。逐步规范和发展民间信贷,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无抵押信贷,积极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